2023年5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和科學技術部共同主辦,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承辦的2023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第二屆碳達峰 碳中和科技論壇”順利舉行。
- 國家能源局向海平:推動水火風光核等多能互補
在致辭中,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就本次論壇主題,分享了三點體會。
首先,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務。能源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戰場。黨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標志著黨中央、國務院對能源行業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對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能源行業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 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科學把握降碳節奏,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確保安全降碳,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其次,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形勢下能源轉型的節奏和重點。能源轉型一定要尊重發展規律,把握好節奏和重點。
一是要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我國發揮煤炭的“壓艙石”作用是由
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的,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相對比重會逐年明顯下降,但絕對消費量還將維持必要規模,歐美等已經實現碳達峰的國家對化石能源的需求也是如此。因此,煤炭的減量發展一定要與新能源的增量發展相協調。
二是要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協調發展。我國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潛力大、技術基礎好,具備超大規模發展的廣闊前景,但在發展時序上、區域上要與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氫能等發展相協調。
三是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加強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推動水火風光核等多能互補,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加快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方向演進。其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
新時代新形勢下,科技創新已成為引領能源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持創新在我國能源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能源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以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為方向,加快推進能源技術革命,建立健全支持能源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揚優勢,構筑支撐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體制機制。
能源行業要圍繞國家能源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能源領域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夯實能源產業發展基礎。要發揮我國能源市場空間大、工程實踐機會多的優勢,依托能源重大工程,推動綠色低碳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為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 中國科學院院士詹文龍:核能有望成為我國電力基荷能源
中國科學院院士詹文龍表示,核能將有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并有望成為未來我國電力系統的基荷能源。
詹文龍稱,核能作為一種低碳的清潔能源,相比風能、氫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最顯著的優勢是穩定性強、功率密度高、經濟性好。利用好核能,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我國描繪的2060年碳中和圖景中,核能有望成為電力系統的基荷能源。
“大家提到核能,最擔心的還是安全性問題?!卑l展核能必須確保安全,“固有安全性”是核電科技創新的永恒主題。詹文龍表示,我國的核電系統已經相對成熟,安全可靠。同時,核電廠的選址大都集中在沿海及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我國正在研究的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裂變系統,還將進一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同時解決核燃料長期穩定供應和核乏燃料安全高效處置的關鍵技術問題。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從一開始蒸汽機的發明,到邁入電氣化時代,再到后來原子能技術的誕生和應用,始終與能源密切相關。詹文龍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仍將以能源為主導?!澳壳埃趦δ?、光伏、加速器驅動核能、量子信息、電動汽車等領域,我國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隨著近年來整體科研環境的改善,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國未來的科技發展速度和效能將進一步提升。”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朱慶山介紹,除電力外,鋼鐵在我國所有行業中碳排放量最大,約占所有工業碳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鋼鐵超低碳技術的發展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表示,我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的路徑日漸明晰:一方面,需要堅持傳統的減碳方式,要降低對粗鋼的需求,并積極利用廢鋼生產鋼鐵產品;另一方面,還應發展和采用“氫冶金”“電冶金”等超低碳煉鐵技術減碳。朱慶山說,實現“雙碳”目標會帶來很多變革,其本質不僅是科學技術問題,還包括經濟問題。既要追求科技進步,也要降低成本,最終才能滿足人民對低碳生活的美好需求。(來源: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北京日報》)